全 部 商 品 分 类

未来几天降雨频繁是怎么回事,关于未来几天降雨频繁的原因的新消息。

2022-09-01 19:59:02
摘要:

昨日,本市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年级和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结束了近两个月的居家学习,在小雨中返校复课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昨天,由于造成此次降雨的低涡系统移动位置整体偏东、偏南,预报中的强降雨最终和北京擦肩而过。气象部门预计,本周北京上空云量总体较多,未来几天分散性的降雨天气仍然会频繁光顾京城上空。与此同时,气温与前一段时间相比将有明显回落,白天最高气温在29℃至31℃,体感比较舒适。

昨日,本市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年级和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结束了近两个月的居家学习,在小雨中返校复课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昨天,由于造成此次降雨的低涡系统移动位置整体偏东、偏南,预报中的强降雨最终和北京擦肩而过。气象部门预计,本周北京上空云量总体较多,未来几天分散性的降雨天气仍然会频繁光顾京城上空。与此同时,气温与前一段时间相比将有明显回落,白天最高气温在29℃至31℃,体感比较舒适。

26日傍晚开始,本市出现了降雨天气,并一直断断续续持续到昨天上午,但全市总体只降下了小雨。气象部门统计显示,26日18时至27日11时,全市平均降水量7毫米,城区平均6.8毫米,西南9.8毫米,西北9毫米,东南7.4毫米,东北3毫米。全市和城区最大降雨均为丰台云岗,达31.3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延庆香营乡政府,27日4时至5时一小时的降水量为21.3毫米。

原本预报中的全市大雨、局地暴雨,为何最后只下了一场小雨?气象部门表示,此次降雨由低涡系统带来,由于低涡移动位置整体偏东、偏南,导致强降雨最终跑偏,落在了天津、河北、山东部分地区,北京的丰台云岗、昌平阳坊、门头沟潭柘寺、延庆香营乡政府等地出现了大于25毫米的大雨,其他大部分地区为小雨或中雨。“最早的数值预报对低涡系统的路径把握偏北,预计它会对北京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但最终它的移动路径偏南、偏东,所以较强降雨落在了河北中南部和山东一带。”气象专家介绍。

气象部门预计,受偏东气流影响,本周北京天空云量较多,弱冷空气将会频繁光顾,未来几天仍会多分散降雨天气。比如今天夜间,雷阵雨就将再次来袭,市民可以及时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没有了艳阳炙烤,再加上冷空气时不时来一股,未来几天本市的气温也将明显回落,预计白天最高气温在29℃至31℃,夜间最低气温在21℃至23℃,大部分时间体感比较舒适,但中午前后略感闷热,而且湿度比较大,所以市民仍需注意防暑降温。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降雨量增多是何原因?是否与气候变暖有关?

原标题:雨雨雨雨雨持续在线,到底咋回事?

最近全国多地纷纷开启“暴雨模式”

微博热搜也轮番上个不停

在线呼唤女娲回来“补天”

7月5日下午,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5日16时至6日09时,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的强降水。

7月5日13时,河南省气象局发布暴雨Ⅲ级预警报告,河南信阳市、鹤壁市、安阳市、新乡市辉县市、鹤壁市淇县、安阳市汤阴县、安阳市林州市等多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7月5日17时47分,河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6月1日以来,吉林全省平均降雨218毫米,是常年降雨的2.3倍,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位。

7月5日,中国气象局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亚伟通报,6月全国平均降水量112.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9.1%;吉林、辽宁、山东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尤其是5月下旬到6月上旬,我国华南地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民众颇为关注。降雨量增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与气候变暖有关?

华南多地严重洪灾,大气环流异常是主因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回应表示,我国华南多地严重洪灾,主要受到大气环流异常的直接影响。

肖潺解释,5月以来,欧亚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经向度大,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尤其6月上半月,东北冷涡更加活跃,并且向南发展加强,这一方面引导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江南南部至华南地区,另一方面也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使来自西北太平洋的水汽输送主要影响华南地区。

同时,伴随夏季风的爆发和建立,季风环流引导的西南水汽输送也持续偏强。综上所述,异常的大气环流导致华南降水偏多引发部分地区严重洪涝。

华北雨量偏多,主要受拉尼娜事件影响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5日至7日,“暹芭”残余环流将继续北上,受其和西风带系统共同影响,一条庞大的降雨带将贯穿我国南北,从华南到东北地区将先后出现大到暴雨天气。

肖潺表示,综合判断,今年华北雨季时间偏早,雨量偏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受拉尼娜事件影响。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刊文,气象学家已连续第三年预测拉尼娜现象,即可能发生罕见的“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

肖潺介绍,拉尼娜现象是海洋热力状况的表现,即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该现象影响着全球气候。目前,拉尼娜现象仍在持续,春季以来衰减缓慢。预计盛夏(7-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水将短暂衰减,但仍维持拉尼娜或中性偏冷状态。预计后期,秋冬季冷水再次发展加强的可能性较大。

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类似连续三年拉尼娜现象,包括1998-2001年、1983-1986年、1973-1976年。其将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肖潺指出,在多数拉尼娜事件次年夏季,东亚夏季风易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易偏北,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多的可能性较大。

但是,肖潺也表示,北方多雨区的范围、中心、强度等差异也很大,主要原因是会受到拉尼娜事件本身的强度、其冷海温中心的位置、及其在春夏季不同发展演变趋势,还有其他海域(如印度洋、大西洋等)海温、高原积雪和北极海冰、大气季节内振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肖潺强调,在连续三个冬季都发生拉尼娜事件的个例中,夏季我国主要多雨区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再次证明了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夏季气候影响的复杂性。

由于样本量较少,连续发生的拉尼娜事件对我国气候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需要继续深入。(记者 付丽丽)

来源: 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