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年内42家公司强制退市,证监会:年内42家公司强制退市怎么办
2022-09-11 08:37:45
中新网9月10日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0日发布《中共中国证监会委员会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通报》显示,截至6月底,巡视整改方案列明的305项整改措施中,集中整改期内应完
正文摘要:
中新网9月10日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0日发布《中共中国证监会委员会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通报》显示,截至6月底,巡视整改方案列明的305项整改措施中,集中整改期内应完成的230项任务有226项已完成整改;75项长期整改任务中有26项已提前完成,其余正按计划推进。《通报》显示,在持续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证监会坚持把好入口关与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并重,推动退市工作平稳实施,今年以来42家上市公司强制退市,“有进有出、能进能出”的常态化退市基本形成。证监会:年内42家公司强制退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中新网9月10日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0日发布《中共中国证监会委员会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显示,截至6月底,巡视整改方案列明的305项整改措施中,集中整改期内应完成的230项任务有226项已完成整改;75项长期整改任务中有26项已提前完成,其余正按计划推进。
《通报》显示,在持续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证监会坚持把好入口关与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并重,推动退市工作平稳实施,今年以来42家上市公司强制退市,“有进有出、能进能出”的常态化退市基本形成。紧盯违规占用担保等突出问题,会同相关部委出台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业务往来的制度规则,增强上市公司财务独立性和资金安全性。
此外,在坚决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方面,证监会制定实施公司债券违约风险防控报告和处置制度、违约处置挂账销号制度,提升风险应对处置响应速度和规范化程度。稳妥推进私募基金风险分类整治,依托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加大私募领域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上半年已注销900余家“僵尸机构”。在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框架下,扎实推进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以下简称金交所)、“伪金交所”风险整治。(中新财经)
证监会:年内42家公司强制退市相关阅读:
创新高!42家上市公司面临强制退市,超九成因触及这类指标!常态化退市生态渐成
年报季落幕,有多家上市公司触及退市指标,创出历史新高。
券商中国记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梳理,截至5月6日,今年以来,共有42家公司触及强制退市指标(含已经被交易所退市、收到交易所拟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和自曝触及退市指标公司),数量较2021年增长50%。
2022年作为史上最严退市新规落地实施的第二年,A股或将迎来退市潮,一些经营较差的公司逐渐退出市场,实现优胜劣汰。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今年濒临退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背后主要因素为退市新规的实施,退市新规的严格实施,对冲击财务退市标准者并不法外开恩。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逐渐形成,退市渠道逐渐畅通,“应退尽退”的理念逐步得到充分,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逐步构建。
财务类退市指标显威,或迎退市潮
目前已披露的共有42家公司触及退市指标,面临强制退市,创出A股历史新高,这一数量已较2021年增长50%。具体来看,沪深两市分别有18家、24家。九成以上公司都是因为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沪市18家触及退市公司中,除*ST新亿因连续多年财务造假,被证监会出具行政处罚书,触及重大违法退市之外,其余17家均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
其中,有8家公司触及一项财务指标而触及退市,*ST中房、*ST昌鱼、*ST厦华、*ST绿庭、*ST游久5家公司因为营收低于1亿元以及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而触及退市;*ST西水、*ST海医、*ST海创则是因为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而触及财务类退市。
另有6家公司触及两项财务指标,*ST拉夏、*ST易见、*ST中天则是因为2021年基本面未有改善,净资产继续为负且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ST明科、*ST罗顿、*ST金泰不仅营收低于1亿元以及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而且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
而*ST中新连续两年触及三项财务类指标,该公司丧失持续经营能力,2020年初以来一直停工停产,2020年和2021年扣除后收入均为0。
深市触及退市的24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单独因为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审计意见而触及退市;2家公司单独因为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而触及退市。
*ST华讯、*ST长动因三项指标而触及退市,即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扣非后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和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和往年相比,触及退市指标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和2020年底出台的退市新规有关。根据退市新规,2021年年报披露后,上市公司若首次触及“净利润+营业收入”指标,其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0年年报披露后股票已经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2021年若再次触及相关退市情形,将直接退市。这意味着2022年是退市新规中财务类退市指标集中显现效率的一年。
常态化退市生态日渐形成
退市新规中设置了营业收入扣除标准机制,营收扣除中关于新增贸易收入、非稳定业务模式等复杂收入扣除项目。为提升财务类退市指标可执行性,落实落细退市新规,2021年11月19日,沪深两所发布指南细化这一扣除标准,比如:细化贸易、类金融业务扣除要求,明确将非正常交易合并取得的收入进行扣除。
此举精准打击了“壳公司”,让处于退市边缘的空壳公司难在营收上面再耍花招。田利辉表示,退市数量的增加,是退市制度严格执行的结果,让部分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退市,为优质企业腾出市场空间,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逐步完善的具体表现,说明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逐渐形成,退市渠道逐渐畅通。
在严格执行退市规则之外,监管部门还下了大功夫来确保“该退则退、应退尽退”,让退市公司“退的稳”。
一方面,随着A股市场注册制改革试点不断扩展, 市场化、法治化程度也不断增强,在新证券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强力威慑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本和风险大幅提升,由此僵尸企业和空壳企业露出真面目。另一方面,强化退市公司监管,发布《关于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的实施办法》,顺畅退市公司进入退市板块挂牌转让,同时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监管工作,强化退市公司信披,完善投资者适当性规则,加强投资者保护。
“随着注册制在资本市场的全面铺开,退市企业数还将增加。”一家券商的分析师指出,上市公司壳价值不断降低,资本市场“吐故纳新”格局已经形成。大多*ST公司经营困难或呈现空壳化,基本面难以支撑股价,部分投资者仍寄希望于此类公司出一些挽救股价的措施,实际上这种行为如同火中取栗,风险极高,投资者要形成新的投资策略,提高风险意识和用脚投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责编:罗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