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商 品 分 类

湖北恩施城区临时管控,恩施临时省政府

2022-09-08 16:02:41
摘要:

“健康湖北”微信公众号消息,恩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9月7日,恩施市在城区区域核酸检测中发现4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为进一步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经专家组研判,市疫情防控指挥

正文摘要:

“健康湖北”微信公众号消息,恩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9月7日,恩施市在城区区域核酸检测中发现4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为进一步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经专家组研判,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9月7日22时起对恩施市城区实施临时管控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目前全市各类生活物资储备充足,请广大市民不恐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抢购,主动支持和配合社区疫情防控管理。
湖北恩施城区临时管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健康湖北”微信公众号消息,恩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9月7日,恩施市在城区区域核酸检测中发现4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为进一步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经专家组研判,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9月7日22时起对恩施市城区(舞阳坝街道、小渡船街道、六角亭街道、金子坝街道、七里坪街道行政区域)实施临时管控措施。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非必要不外出,减少人员流动。临时管控期间非必要不进入恩施市城区。所有人员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

二、严控人员聚集。停办各类聚集活动,不举办大型会议、各类线下培训,暂停文艺演出、广场舞等群体性活动,实行“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学校(在校学生实行封闭管理)、幼儿园、教培机构暂停线下教学;宗教活动场所、旅游景点等暂停开放。

三、医院、药店、保供超市继续营业。公共娱乐场所(KTV、酒吧、剧本杀、密室逃脱、电影院、剧院、棋牌室、麻将馆、网吧等)、个体诊所及农贸市场暂停营业。高校、寄宿制中小学校、福利院、养老机构、精神卫生机构、监所等特殊场所实行封闭管理。各餐饮单位暂停堂食,在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可提供外卖订餐,实施“无接触式”配送服务。

四、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除疫情防控、医疗救护、紧急送医、消防救援、警务、民生保障、应急物资运输等车辆外,其他车辆一律禁止上路通行。

五、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管控措施并向社会发布。

目前全市各类生活物资储备充足,请广大市民不恐慌、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抢购,主动支持和配合社区疫情防控管理。

湖北恩施城区临时管控相关阅读:

湖北省西部3市1州(襄阳、宜昌、十堰市、恩施州)县级政区简介

鄂西3市1州—襄阳市、宜昌市、十堰市、恩施自治州

襄阳市

周代樊侯国建都于此,汉末以来,历为郡、道、府、路治所。东汉208年析南郡北部置襄阳郡。东晋太元中侨置雍州。西魏改雍州为襄州。五代为襄州,属山南东道。北宋复襄阳郡,属襄州。1119年为襄阳府,属京西南路。元为襄阳路,属河南行省。明起复为襄阳府,属湖广行省。清属湖北省。1914年为襄阳道,1932年和1936年,分别为第八、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设襄阳专区,辖8县,专署驻襄阳县。1952年,郧阳专署所领6县、孝感专区所属随县并入襄阳专区。1965年,将原郧阳专区所辖6县划归郧阳专区。1970年襄阳专区改称襄阳地区,辖8县。

1950年将襄阳县辖昭明、樊城两镇划出组建省辖襄樊市,1958年襄樊市划归襄阳专区领导。1979年,襄樊市恢复为省辖市。

1983年,襄阳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襄阳地区,将原襄阳地区境内各县,市划归襄樊市管辖。2010年,襄樊市更名襄阳市。至2020年末,襄阳市共辖3区3县,代管3县级市。襄州区:襄州区原为襄阳县、襄阳区。襄阳县以原县治于古城襄阳而得名。西汉初年置襄阳县。东汉先后属荆州南郡、襄阳郡。唐属襄州,北宋属襄阳府,元属襄阳路,明、清属襄阳府。1949年属襄阳专区(地区),1983年属襄樊市。2001年,襄阳县改设襄樊市襄阳区,2010年,襄阳区更名襄州区。

襄城区:1949年以前为襄阳县昭明镇。1950年,改设襄樊市襄城办事处。1984年设立襄樊市襄城区,1995年,以襄城区和郊区3乡合并组建新的襄城区。

樊城区:1949年以前为襄阳县樊城镇。1950年属襄樊市。1995年,以襄阳市樊东区、樊西区和原郊区的4个乡镇合并组建樊城区。

南漳县:秦为伊庐县,汉为临沮、中庐两县地。晋置上黄县,西魏置重阳县,北周废上黄县,改重阳为思安县。隋598年改思安县为南漳县,以境内古南漳水(今漳水)得名。唐634年省入义清,730年复置南漳县,属襄州。明、清属襄阳府。1949年后属襄阳专区(地区),1983年属襄樊市。

谷城县:古属豫州。春秋鲁恒公七年(前705年)始立谷国。后被楚吞并沦为附庸。秦灭楚后以筑水之北命名筑阳县。隋587年省筑阳入义成,598年改义成县为谷城县,以古谷国得名。唐属襄州,宋属襄阳府,元属襄阳路,明、清属襄阳府。1949年后属襄阳专区(地区),1983年属襄樊市。

保康县:秦汉时期,县域南部属临沮县地,东北部为荆州南郡房陵县地。三国魏置示(祁)乡县;西晋置沮阳县;北魏置潼阳县,西魏先后置大洪县和重阳县。北周562年改永清县。宋968年废永清县入房陵。明1498年析房县东部置保康县。明清属郧阳府。1949年后属襄阳专区(地区),1983年属襄樊市。

附:洪山县:1949年,由随县、枣阳、宜城、钟祥4县析置洪山县,1955年,洪山县并入原析出之4县。

老河口市:古为阴国,因位于荆山之北而得名。秦置酂县、阴县。唐初改阴城县为阴城镇,入谷城县。北宋964年置乾德县,1072年改乾德县为光化县,属襄州。明清属襄阳府。1937年置老河口镇,因处汉江故道之口得名,为光化县治。1949年属襄阳专区(地区)。1979年划老河口镇及近郊置县级老河口市。1983年撤销光化县,并入老河口市。现由襄樊市代管。

枣阳市:秦置蔡阳县。东汉建武年间分蔡阳县东北地带置襄乡县。三国魏黄初改安昌县。南朝宋复襄乡县。北魏废襄乡县,置广昌县。隋601年为避太子杨广之讳,改广昌县为枣阳县,以境内枣阳村得名。唐属隋州,南宋为枣阳军治,元属枣阳路。明1377年省枣阳入宣城,不久复置,属襄阳府。1949年后属襄阳专区(地区),1983年属襄樊市。1988年,枣阳县改设县级枣阳市,由襄阳市代管。

宜城市:夏朝属于豫州,称己国,西周时为若、罗、鄢三个封国之地。秦灭楚后在此设己、若、鄢三县,属南郡。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将鄢县改为宜城县。南朝宋大明元年废宜城,置华山县,梁改率道县。西魏改华山县为汉南县。唐634年省汉南入率道县,742年改率道县复宜城县。宋属襄阳府,元属襄阳路,明、清属襄阳府。1944年改名自忠县(1940年抗日将领张自忠将军在宜枣战役中于南瓜店以身殉国)。1949年复名宜城县,属襄阳专区(地区),1983年属襄樊市。1994年,宜城县改设县级宜城市,由襄阳市代管。

宜昌市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历为郡、州、路、府和县治所。清初为夷陵州治,1648年改为彝陵,1753年升为宜昌府,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32年和1936年,分别为湖北省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设宜昌专区,专署驻宜昌,辖9县。1959年,宜昌专区改设宜都工业区,行署驻宜昌市。1961年,撤销宜都工业区,复设宜昌专区。1970年宜昌专区改称宜昌地区,辖宜昌市,另辖9县。

1949年,由宜昌县析置宜昌市,由省直辖,1958年划归宜昌专区领导。1979年,宜昌市改升省辖地级市。

1992年,宜昌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宜昌地区,所属县市交由宜昌市管辖。至2020年末,宜昌市共辖5区3县2自治县,代管3县级市。夷陵区:原为宜昌县。古称夷陵,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郡,改夷陵置巫县,西汉置夷陵县。清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并立东湖县为附郭首邑。1912年废宜昌府,改东湖县为宜昌县。1949年属宜昌专区(1970年改称宜昌地区),1992年属宜昌市。2001年,宜昌县改设宜昌市夷陵区。

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原为宜昌市辖区,1987年设分宜昌市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

猇亭区:1994年,析枝江县猇亭镇归宜昌市直辖,1995年设猇亭区。

远安县:西汉置临沮县,东晋隆安末年改名高安县,北周559年改远安县。1949年属宜昌专区(1970年改称宜昌地区)。1992年属宜昌市。

兴山县:三国吴260年分秭归县北部置兴山县,因县治兴起于群山,故名。南北朝周置合秭归、兴山置长宁县。隋581年改长宁复秭归,唐620年再分秭归置兴山,北宋1072年复省兴山入秭归。明1442年,分兴山入巴东县,1471年复置兴山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远安县相同。

秭归县:西汉元始二年(公元前205年),置秭归县,缘其地为楚三闾大夫屈原之故乡。北周建德六年改秭归县为长宁县。隋开皇三年改长宁县为秭归县。

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远安县相同。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汉建剅山县,隋改为长杨县,唐618年更名长阳县。1984年改设长阳土家族自治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远安县相同。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元末后久隶容美土司,清1735年废土司设长乐县,1914年更名为五峰县,以县治西南五峰山命名。1984年改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远安县相同。

宜都市: 西汉置夷道县。东汉209年于县境置宜都郡,南北朝陈560年改宜都郡为宜都县。隋改宜昌县,唐复宜都县。1996年宜都县改设县级枝城市,1998年更名宜都市,由宜昌市代管。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远安县相同。

当阳市:秦属郢县。西汉初为江陵县地,中元年间置当阳县。1988年,当阳县改设县级当阳市,由宜昌市代管。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远安县相同。

枝江市:周称丹阳,春秋为罗国,秦为南郡地。汉初置枝江县。1955年撤县并入宜都县,1962年复置。1996年撤县改设县级枝江市,由宜昌市代管。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远安县相同。

十堰市

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商、周时属绞、庸等国。秦汉时属汉中郡长利县,东汉、魏时属锡县。唐、宋时属武当郡郧乡县,元代始设郧县。明1476年置郧阳府,辖六县。1914年属襄阳道。1949年,陕西省设两郧专区,辖6县,专署驻郧阳县。1950年,陕西省两郧专区划归湖北省,改称郧阳专区,郧阳县改称郧县,专署驻郧县。1952年,撤销郧阳专区,所属各县并入襄阳专区,1965年复设郧阳专区,辖6县。1970年改称郧阳地区,辖6县1市,地区公署驻十堰市。

1967年,国家为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划郧县的十堰、黄龙两个区和土门等人民公社成立十堰办事处。1969年,析郧县十堰、黄龙二区组建县级十堰市。1973年十堰市改为省辖市。1984年,十堰市设立茅箭区、张湾区。

1994年,郧阳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郧阳地区,将原郧阳地区所属县市交由十堰市管辖。至2020年末,十堰市共辖3区4县,代管1县级市。

郧阳区:原为郧县,1949年划属陕西省,1950年划归湖北省。2014年,郧县改设十堰市郧阳区。

张湾区、茅箭区:原为郧县地,1984年,在十堰市辖区设立十堰市张湾区、、茅箭区。

郧西县:原为郧县和上津县地,1476年分郧县的武阳五里、上津的津阳四里置郧西县,以位于郧县以西得名,属郧阳府。清1659年省上津入郧西,属郧阳府。民国初年郧西属襄阳道。1949年属陕西省两郧专区。1950年属湖北省郧阳专区。1952年撤销郧阳专区并入襄阳专区,郧西属之。1965年恢复郧阳专区,郧西仍属郧阳专区(地区),1994年属十堰市。

竹山县:夏商时置庸国。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置上庸县。南朝梁时为安成县。北朝西魏552年,改新丰为上庸县,改安成县为竹山县,以县境黄竹山得名。明1476年,析县西尹店置竹溪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郧西县相同。

竹溪县:原为竹山县,明1476年,分竹山县尹店社置竹溪县,县以竹溪河命名,属郧阳府,清沿旧制。1914年属襄阳道,1932年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郧西县相同。

房县:春秋为防渚,属麇、庸二国地。战国为房陵,属楚。秦置房陵县。北周改房陵县为光迁县。唐636年改光迁县复房陵县。明1277年降房州为房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府,1476年,改属郧阳府,清因之。民国初年属湖北省襄阳道,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郧西县相同。

丹江口市: 秦置武当县,因境内武当山得名。梁547年置均阳县,后改设均州。1912年改均州为均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郧西县相同。1983年,均县改设县级丹江口市,由十堰市代管。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北周置施州及清江郡。从元代至清雍正年间,鄂西实行土司制度。1736年实行“改土归流”,设立施南府,辖六县。民国成立后,废除施南府,设道管辖各县。1949年设恩施专区,辖8县。1970年改称恩施地区。1983年,恩施地区改设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2020年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辖2县级市6县。

恩施市:春秋属巴国,战国属楚国巫郡,秦属南郡。三国吴260年置沙渠县,属建平郡。隋585年改沙渠县为清江县。清1729年设恩施县,意即皇帝赐于施县。1736年改土归流,为施南府附郭县。抗日战争时期为湖北省临时省会。1939年武汉论陷,国民省政府迁至恩施有六年之久。1981年,恩施县分设新的恩施县和县级恩施市。1983年,恩施县并入恩施市。1949年属恩施专区(地区),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更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利川市:利川市古为禀君国地,周朝时属巴国,秦时属黔中郡蛮地,北朝北周时置盐水县。元至元1288年入清江县。清1735年始置利川县。1986年,撤县设县级利川市。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恩施市相同。

建始县:古属廪君国,春秋属巴子国,战国为巫郡属地,秦为黔中郡属地,汉为南郡属地,三国吴时属建平郡。晋265年始置建始县,取“建县伊始”之意命名。后隶属更迭频繁,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恩施市相同。

巴东县:巴东县因古在巴东郡东部而得名。商以前属廪君国地,西周至春秋中期属夔子国地。三国初为蜀国巴东郡地,晋为荆州建平郡巫县地。南北朝宋置归乡县。梁改为信陵郡,北周改为乐乡县。隋598年始置巴东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恩施市相同。

宣恩县:宣恩县名含“传布恩德”之意。春秋为巴子国地,战国属巫郡地,秦属黔中郡,汉归南郡,三国属荆州建平郡,西晋及隋属清江郡,唐为黔中郡,五代为羁糜感化州,宋分别设三州。元至清初土司分治,先后设诸土司。清1735年改土归流。清1736年始置宣恩县。宣恩县名含“传布恩德”之意。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恩施市相同。

咸丰县:今咸丰县在周朝前属蛮夷国,春秋时期为巴子国地,战国时期属楚巫郡地。北周为鸟飞县。隋朝属施州开夷县。唐属清江县。五代为感化州地。宋朝为富州地,后改为安定州。清1735年以大田军民千户所及唐崖、龙潭、金峒、西坪各土司地始置咸丰县,县名取“咸庆丰年”之意。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恩施市相同。

来凤县:来凤以翔凤山飞来凤凰的传说而得名。周为巴子国五溪地,宋置散毛司,清1736年始置来凤县,隶施南府。民国初年,直隶于省。1979年,来凤县改设来凤土家族自治县,1983年恢复来凤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恩施市相同。

鹤峰县:鹤峰县以城后诸山奇峰如鹤飞翔而名。古称柘溪、容米、容美、容阳。两千多年前土家族的先民容米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唐宋时期为容美土司领地,田氏土王世袭相承。清1735年“改土归流”,容美土司正式纳士而设流官,置鹤峰州(厅)。1912年废厅改为鹤峰县,属湖北省。1980年,鹤峰县改设鹤峰土家族自治县,1983年复为鹤峰县。1949年以后的隶属与恩施市相同。

省直管县级林区—神农架林区:神农架林区以境内神农架山得名。1959年设开发神农架指挥部,由兴山县、房县分头进军筑路,于1966年会合通车。1970年,合并房县、保康、兴山、巴东等县各一部分地区,设立神农架林区。1971年改属宜昌地区,1972年属省直辖。1976年属郧阳地区。1983年改由省直辖

谢谢各位看官阅后加关注,欢迎指出缺点错误,我好更改(14天后就不能更改了)。欢迎评论和点赞。非常感谢各位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