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商 品 分 类

家长拒送礼被逼退群 教育局回应,家长群组织给老师送礼怎么拒绝

2022-09-07 09:19:02
摘要:

昨天,一位因为长期被逼批改孩子作业,不堪忍受,愤而退出家长群,还忍不住吐槽了一番,结果在网上迅速走红,引得几十万人点赞。这段视频一出,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这位爸爸说出了想说却一直不敢说

正文摘要:

昨天,一位因为长期被逼批改孩子作业,不堪忍受,愤而退出家长群,还忍不住吐槽了一番,结果在网上迅速走红,引得几十万人点赞。这段视频一出,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这位爸爸说出了想说却一直不敢说的话。很多网友甚至感慨,多少家长的崩溃,就是从家长群开始的……作为一个一直倡导快乐教育的人,我一直坚信,如果你想要孩子做什么事,你一定不要让这件事变得不愉快。但看着这群被逼疯的家长,我不敢想象,背后有多少被逼疯却不敢发作的的孩子?强迫教育的危害有多大?而这种单一标准、强制教育下成长下的孩子,悲剧也频频发生。
家长拒送礼被逼退群 教育局回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昨天,一位因为长期被逼批改孩子作业,不堪忍受,愤而退出家长群,还忍不住吐槽了一番,结果在网上迅速走红,引得几十万人点赞。

这段视频一出,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共鸣。

大家纷纷表示,这位爸爸说出了想说却一直不敢说的话。

很多网友甚至感慨,多少家长的崩溃,就是从家长群开始的……

看到这则新闻,说实话,感觉挺痛心的。

作为一个一直倡导快乐教育的人,我一直坚信,如果你想要孩子做什么事,你一定不要让这件事变得不愉快。

但看着这群被逼疯的家长,我不敢想象,背后有多少被逼疯却不敢发作的的孩子?

强迫教育的危害有多大?

“教育中最大的骗局,就是孩子你快乐就好!”

“快乐教育就是一场阴谋!”

“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看你卑微成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快乐教育”被批判成孩子成功路上的阻碍,在升学率、好成绩、世俗的好工作、好前途面前,多少焦虑的父母、老师重新拿起教育的“戒尺”,逼着孩子成为他们眼中你的成功者。

而这种单一标准、强制教育下成长下的孩子,悲剧也频频发生。

随便搜一下新闻,各种孩子因为学习,害怕“惩罚”而走极端的例子数不胜数。

2019年,曾经在日本发生过一名10岁女孩因为作业问题发生意外的新闻。

女孩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跟父亲发生了争执,父亲以教育孩子为理由,忍不住对孩子一阵拳打脚踢。

当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的时候,只看到了一具已经冰冷的尸体。

这个女孩的不幸离世在日本引起了轰动,家庭教育升级为虐童的情况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曾经看过一则痛心的新闻,一名少年在家庭教育中被爸爸打得浑身淤青。

小瑞的爸爸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尽管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却尽全力给他最好的支持。

开始小瑞的成绩一直不错,爸爸也很欣慰,然而有一次考试,小瑞的三门功课突然下降,这让他爸爸蔡某无法接受,便重重体罚了孩子。

这名“虎爸”最终获刑两年。

还曾经看到邻居家的孩子被老师罚抄了100遍古诗,就因为她在考试的时候没

有记住这首古诗。

孩子边哭边抄,看着让人好不心疼。

美国幼儿心理健康和发展精神卫生治疗领域创始人塞尔玛.弗雷伯格曾说过:“惩罚孩子是一种恶性循环,因为孩子从中学不到什么,这种犯错和被惩罚只是恶性循环。孩子控制顽皮的冲动也只是源于一种对外界权威的恐惧,以此为基础的良知就非常不可靠。

事实,也真的如此。比如最近很火的北大才女——李雪琴。

作为世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她从小是被严格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霸,初中三年几乎都是第一,但凡考次第二,都会在外面哭完才回家。

高中考进本溪高级中学,这是辽宁省数一数二的高中,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有四五十人,李雪琴考进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学广告。

但真实的她,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也不开心,更不快乐,甚至抑郁,常常想自杀。

大四时,她被确诊为抑郁症,严重的时候不想跟人说话,谁也不想见。

她甚至用水果刀反复划过自己的手腕,让鲜血不断流淌……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快乐的

看到这些悲剧,忍不住想起前不久,体操奥运会冠军刘璇老公王弢在《新生日记》的育儿理念。

由于刘璇是运动员出身,所以她对儿子雄赳赳实行的是“铁血教育”,写字也是要求:开心也得写,开开心心也得写,翻滚着也得写……

然而刘璇的军事化管理经常有搞不定孩子的时候,比如如此威胁,雄赳赳依旧磨蹭着不愿去写。

这时候老公王弢总能用一套自创的“王氏哄娃大法”春风化雨般解决育儿冲突。

一个挠痒痒,被他当作教育孩子要“自力更生”的道具,引导着孩子自己愉快的去写字。

一个刀字,又被他引导着是关羽的刀,一步步引导着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去写。

就这样,用娃感兴趣的方式,雄赳赳不知不觉就把妈妈布置的2篇字,愉快地写完了。

节目中这种温和快乐的“孔雀式”教育方式出现过很多次:

在孩子有起床气不愿意起来的时候,王弢编了个故事:“快递员叔叔说只有你起来才能送礼物”,这种用游戏搞定孩子的方法特别好。

雄赳赳不小心打碎了喝牛奶的杯子,王弢的第一反应是先安抚孩子的情绪,等孩子放松下来之后,他紧接着给孩子普及玻璃易碎的常识。

有耐心,又有方法,王弢的育儿方式被大赞。

王弢的育儿方法,曾经在微博上引发了一场#家庭教育可以多有趣#的热议。

本以为王弢这么会做爸爸,是因为家庭的影响,其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原生家庭中他跟自己父亲的关系非常不亲密,所以他要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打破它。

王弢是棍棒式教育下成长的,但是他不觉得这是唯一的教育之道。

所以他当老师20多年的生涯中,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孩子,始终倡导鼓励式的快乐教育:85%的鼓励+15%提出质疑一起解决。

快乐教育远比一顿惩罚更能让孩子成长

作为大学教授,在王弢看来,很多时候,快乐轻松的教育远比一顿惩罚更能让孩子成长。

但现实中,经常看到我们许多老师,或者家长,让原本可以轻松愉悦的事情,变得愁眉苦脸,甚至充满打骂。

上周末,我参加了女儿多多纽诺保育园在希尔顿大酒店的秋游活动,从消防体验到烘培体验,整场活动,多多和其他小朋友都很开心,然而在自助午餐环节,一家人吃饭的场景,却让我感慨万千。

“这个少吃点,对身体不好”

“吃要有吃相”

“别乱跑”……隔壁那一桌的小朋友,整个吃饭过程,是被妈妈在公众场合从头说到尾的。

孩子还小,不敢吭声,但坐在在隔壁桌的我,远远感觉到了一股浓浓不愉快,不敢想象,这样原本轻松愉快的一次活动,孩子的脑海里会留下怎样的印象?

早在十九世纪,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快乐教育的观点。

他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父母们要先把孩子的情绪调到快乐、自信和专注,再开始学。”

从事婴幼儿发展教育11年,我也坚信这一点。

因为从人性的角度,没有人会真心喜欢不愉快的东西。

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我从来不强迫孩子做什么,但不强迫,并这不意味着,纵容孩子,让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办法,让孩子做的事,变得有趣。

比如,我家的女儿多多有段时间不爱洗澡,我就和她讲自己小时候洗澡的乐趣,然后引导她和我一起去会所去洗澡。

一点点引导她注意会所里的花洒和家里不一样,泡泡有多好玩,等她有兴趣后,才一点点引导她和我一样洗头发。

在此期间,我还利用一切机会夸赞她。

除了告诉她“班上那么多孩子,你有可能成为班级里第一个会洗头的小朋友”还不失时机在各种场合夸赞她。

看到有老奶奶进澡堂了,回去的路上看到邻居了,都特别强调:你看,我们多多是自己洗的澡哦,是不是很漂亮,很干净哦!

一路被表扬过来的多多,就这样爱上洗澡,还没到家,就开始着急策划下一次去会所洗澡的时间。

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多多很爱吃冰淇凌,我也知道糖分吃多了,对孩子健康不好。

但我更知道,这样的道理,和一位年仅3岁的来说,她肯定听不进去。

于是,我就想了个办法,说妈妈也很喜欢吃冰淇淋,多多你能和我分享吗?

就这样,感到自己被认可和尊重的多多,很开心的和我分享了一大半的冰淇凌,我也达到了让孩子少吃冰淇凌的目的。

你看,很多我们想让孩子做的事情,我们多点耐心,多点用心,真的可以变得不一样。

教育专家赫伯特.斯宾塞说:“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绝不是甘甜的蜜汁。”

怎样做到“快乐教育”?

看到这里,也许会有很多人问,没有哪一个父母和老师不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快乐教育”呢?

其实在我看来,很简单。

首先,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wo men大人通常会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他们对孩子的爱里通常会掺杂着一些期待和控制。

但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拥有和成人一样的尊严。

黄磊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说是尊重孩子的典范。

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无论选什么,我都会支持她。”

黄磊不仅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

当女儿想打耳洞的时候,黄磊没有阻止她,甚至女儿染了头发,他也觉得漂亮。

从小被尊重的孩子,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所以黄磊的女儿八岁就已经翻译了3本英文小说,十岁就能够给英文动画片配音。

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说:“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们有做决定的权利。”

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老师,总是愿意从孩子的角度接纳他,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他帮助,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造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只有尊重他们,教育才能发挥意义。

其次,好的教育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肯定。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来到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随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只是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更有自信。

导致这一结果是因为老师在收到权威暗示后,对名单上的学生有更多积极的暗示,从而促使他们的进步。

如果教育中,我们大人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就能激起孩子用更大的热情向父母老师的期待去靠近。

最后,我们可以尝试用游戏力代替说教。

著名的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首先提出“游戏力”这个概念,主要是想教会我们用既保护家长的底线,又不伤害孩子的方法来解决育儿中的问题。

前段时间带着女儿一起去瑜伽馆,旁边有位妈妈也带了一个小男孩,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很愉快。

没多久,男孩开始把墙角的瑜伽球乱扔,女儿觉得好玩,也跟着男孩子一起扔。

男孩子的妈妈赶紧制止,并且开始讲道理:“你这样做不对,赶紧放回去。”

两个玩得正开心的孩子根本不理会这个建议,这位妈妈马上拉长脸要发火的样子。

我制止了男孩的妈妈,随手捡起来一个球,跟两个孩子说:“我们玩一个游戏好不好,把球摆到原来的位置,看谁摆的多!”

孩子们觉得有意思,就在这样没有说教和吼叫的方式下,满地的球一会就被整理好了。

所有的孩子都爱游戏,游戏是孩子的第二语言。

游戏就可以作为一种教育工具,让孩子和父母、老师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链接。

通过游戏孩子和父母、老师之间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平衡,这个时候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也能表达自己的主张,进而不吼不叫轻松解决育儿问题。

当然,没有人天生就是完美父母,完美老师。

但是为人父母,为人师者,我们需要在一步步的摸索中成长,因为我们要始终要记住一个原则:“教育中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永远大于教育。”

愿所有父母、老师都能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他爱和包容,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图片视频来源网络)

欢迎妈妈们学习和分享,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价值,能够帮到有需要的父母,你可以尽情的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关注公众号“王荣辉快乐育儿”,还可以获得免费0-1岁宝宝睡眠测评,更有睡眠课程赠送哦!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家长拒送礼被逼退群 教育局回应相关阅读:

家长在群里倡议给老师送礼,扬言教师节送花太浪费!你会怎么怼?

有家长在家长群里倡议集资,“给老师买礼物,经济又实惠”,这位家长觉得像教师节那样,每个人买几朵花(送老师),最后还是丢了,有点浪费。

鲜花到最后不丢,难道都要制成干花才不算浪费吗?物尽其用到这个地方,对自己的要求也太高了。

该家长在群里动员大家给老师送礼物,我要是遇到这样的家长,不会去怼他,默默看他唱戏就好。

最烦这种自己想给老师献殷勤送礼、还要打着班级旗号的家长,脸面他去做,其他家长被迫送礼,钱少一点就算了,有时候动辙上百的集资,一个班级50个人左右,这个礼有必要这么“豪”吗?

校园风气就是被这类家长给搞坏的。他们搞惯了腐败行径,就以己度人,觉得逢年过节不送点什么给老师,老师就不会好好教书?这其实是家长想多了。

像送礼这种落人口舌的事,大多数老师都是一推再推、避而远之的,尤其是公办学校的老师,毕竟互联网时代,对老师群体的舆论监督无处不在,何况老师在乎你那点礼物吗?老师更希望和家长之间能够多点信任和理解,合作愉快就很行了。

作者:陪伴

欢迎关注@天天陪伴,每天为您分享家庭教育、校园资讯、学习方法、个人成长等相关内容,陪伴孩子,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