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袁隆平诞辰92周年,袁隆平诞辰91周年
2022-09-07 08:18:59
2021年5月22日,仅一天的时间,世界便失去了袁隆平。他曾说,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在此,敬仙颂不仅想让大家知道袁隆平院士逝去的日子,还想让大家记住1930年9月7日是一位伟人
正文摘要:
2021年5月22日,仅一天的时间,世界便失去了袁隆平。他曾说,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在此,敬仙颂不仅想让大家知道袁隆平院士逝去的日子,还想让大家记住1930年9月7日是一位伟人诞生的日子——袁隆平院士的诞辰。袁隆平 ,男,汉族,生于北京 ,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袁隆平一生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今天是袁隆平院士诞辰92周年,在此,敬仙颂开发了名人堂功能,其中便保留了大量有关袁隆平院士的事迹,供大家学习与怀念。且让我们共同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致以最高的敬意,愿您一路走好!今天袁隆平诞辰92周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21年5月22日,仅一天的时间,世界便失去了袁隆平。他曾说,希望自己能活到100岁,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在此,敬仙颂不仅想让大家知道袁隆平院士逝去的日子,还想让大家记住1930年9月7日是一位伟人诞生的日子——袁隆平院士的诞辰。
峥嵘一生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 ,男,汉族,生于北京 ,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两个梦想
袁隆平一生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禾下乘凉梦,我是真做过,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其实我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袁隆平曾说,全世界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全世界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有一般稻田是杂交稻,每公顷增产两吨算,可以增产一亿六千万吨粮食,可以多养四到五亿人。
事实上,袁老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杂交水稻的可行性,只不过过程异常的艰难。
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人便发现了水稻的雄性不育现象。但几乎所有国家的研究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并且在屡次实验失败后,已经将水稻默认为是没有杂种优势自花授粉作物。
在这种几乎不可能成果的背景下,湖南安江农校普通教师袁隆平开始了他的研究。
他提出“要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首推利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设想,并逐渐开始实验研究。然而,科研进展并不顺利,科学技术研究的努力,前八年都失败了。
在一次杂交稻验收过程中,稻谷非但没增产,稻草反而增加了近七成。彼时便开始有人说风凉话“可惜人不吃草,人要吃草,你这个杂交稻就大有发展前途”。
袁隆平默不作声,专心完成自己的科研。他争分夺秒,像是在与太阳赛跑;背着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转乘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
他几乎住在育种基地,和当地农民睡在一起。就连自己两个儿子出生时,他都不在产房,而是在稻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杂交水稻是可行的。
他从来无心咀嚼失败的苦涩,面对失败时他会笑着说“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失败了就失败了,不是说身败名裂,人家不会笑你的。我这是在探索,跌跤就跌跤,我再爬起来再干,就是了。”
素未谋面的感动
袁老走的那天,一位网友写下了这样的评论“为什么我和袁隆平爷爷素未谋面,但当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时,我却心痛得泪流满面。”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吃下的每一粒米饭,都与袁隆平爷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食米者,一日三餐当思袁隆平”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袁隆平院士用自己一生的努力,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带来了辉煌的明天!
今天是袁隆平院士诞辰92周年,在此,敬仙颂开发了名人堂功能,其中便保留了大量有关袁隆平院士的事迹,供大家学习与怀念。且让我们共同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致以最高的敬意,愿您一路走好!
今天袁隆平诞辰92周年相关阅读:
今天,袁隆平诞辰91周年,一起缅怀
大家都在看:你好,我是梨街道!这是我的新名片!
今天(9月7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
袁隆平诞辰91周年
袁隆平 资料图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
致敬袁老
我们想您了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袁老,禾下乘凉已不是梦
您看到了吗?
“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
穗子比扫帚还长。
太阳晒起来,
我跟我的同事
就坐在那个稻穗下乘凉……”
8月28日
#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成真了#
冲上热搜
网友纷纷喊话
“袁爷爷,您看到了吗”
“禾下乘凉已不是梦”
“好想您能亲自去地里摸摸比人高的稻子
能亲自搬把小凳子坐在稻下乘凉”
据重庆广电-第一眼消息
15亩“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
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
预计亩产可达1600斤以上
据了解
这批“巨型稻”的高度是常规稻的两倍
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2米左右
“巨型稻”不仅有粗壮挺拔的稻秆,
还耐淹涝、耐盐碱,
而且能为植株带来充分的营养,
为水产、哺乳类动物遮阴避凉
提供最佳栖息场所。
“巨型稻”所在的稻田还可以蓄水,
通过“稻鱼共生”项目帮农民增产增收。
我们一定会听您的话
“我一定好好吃每一餐饭,
不辜负您给我们提供的这么好的时代”
一起回顾
袁隆平爷爷说过的话
你们有些什么话想对袁爷爷说?
-END-
关注星沙时报视频号
好看好用好玩
来源丨政法频道、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一审丨欧宗林
二审丨邓芷欣
三审丨唐建兵
还不知道这些事,点击查看
你好,我是青山铺镇!这是我的新名片!
你好,我是开慧镇!这是我的新名片!
你好,我是长龙街道!这是我的新名片!
你好,我是北山镇!这是我的新名片!
你好,我是星沙街道!这是我的新名片!
你好,我是黄兴镇!这是我的新名片!
你好,我是黄花镇!这是我的新名片!
你好,我是路口镇!这是我的新名片!
多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