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夜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今年的中秋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2022-09-06 01:30:11
今年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在中秋节里,每家每户除了相聚团圆,更重要的就是赏月。但抬头望月的你,是否思考过这些问题:月亮为什么每天都长得不一样呢?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到底是否有科
正文摘要:
今年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在中秋节里,每家每户除了相聚团圆,更重要的就是赏月。但抬头望月的你,是否思考过这些问题:月亮为什么每天都长得不一样呢?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到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魏寿煜:今年中秋的月亮最独特之处就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月亮最圆时刻为北京时间9月21日7时54分32秒。虽然中秋之夜的月亮不是最圆,但与最圆的时刻相比,普通人的肉眼并不能分辨出差别。不仅如此,从2021年到2023年,连续3年,中秋都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今年中秋夜十五的月亮十五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今年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在中秋节里,每家每户除了相聚团圆,更重要的就是赏月。但抬头望月的你,是否思考过这些问题:月亮为什么每天都长得不一样呢?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到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如何赏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
为此,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西南大学天文馆讲解员、巴蜀小学科学教师魏寿煜,为读者们整理了一份科学解读。
上游新闻: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月亮的“圆缺”?
魏寿煜:我们常说月有阴晴圆缺,那是因为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这就造成了在地球上的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不一样,就有了月亮在一个月中从缺到圆,又从圆到缺的形状变化。
上游新闻:今年中秋的月亮与往年有无差别?
魏寿煜:今年中秋的月亮最独特之处就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月亮最圆时刻为北京时间9月21日7时54分32秒。不过,此时正值白天,要想看到“珠圆玉润”的月亮不太现实。人们可以等到日落后再行赏月。虽然中秋之夜的月亮不是最圆,但与最圆的时刻相比,普通人的肉眼并不能分辨出差别。
上游新闻: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有无依据,为何今年是“十五圆”?
魏寿煜:之所以有“十五月亮十六圆”一说,是因为月球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从一个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时44分钟。在“望”时,月、地、日最接近一条直线,月亮因此也最圆、最亮。
但由于月亮转速有快有慢,因此每次抵达“望”的时间不同,大多在每年的农历十六日甚至十七日凌晨。不过,今年的中秋节当天,大家就能欣赏到农历八月的最圆月。不仅如此,从2021年到2023年,连续3年,中秋都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上游新闻:普通市民应该如何赏月,需要准备什么?
魏寿煜:首先,大家找到适合观测月球的地点,最好是没有城市灯光影响、地势开阔的地方,比如金山公园、中央公园、南山等,符合条件的自家阳台也可以哦。
其次,赏月效果和具体的天气情况关系密切,据气象局预测今晚全国大部分地区云量较少,气象条件有利于赏月,肉眼即可观赏。有条件者可准备天文望远镜,观测月球表面的特点,比如环形山等。
另外,有些市民会带着孩子观测,亲子观测时,家长可和小朋友一起准备本子、笔、相机,将看到的月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还可以启发提问,比如:为什么月亮上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持续观测一个月的月亮形状及方位变化等方式。
上游新闻:满月看起来为何有大有小?
魏寿煜:月亮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一般来说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千米。但实际上,月亮是在一个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的。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有时离地球近些,有时又远一些。月亮离我们近的时候,看起来就会大一些,远的时候就小一些。
上游新闻记者 付迪西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今年中秋夜十五的月亮十五圆相关阅读:
今年中秋 十五的月亮终于十五圆啦
【天象早知道】
马上就要进入9月份了,天气开始转凉,雨水减少,晴天增多,正是观星赏月的好时节。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9月将会发生的一些特殊天象和重要的天文时间节点。
9月10日 中秋满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个节日一般出现在公历的9月7日到10月6日之间,今年中秋节在9月10日,恰逢教师节。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民间习俗,流传至今。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是说出现在农历十六的满月居多。不过,今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月亮却是十五圆,具体满月的时间是9月10日17时59分。当天北京地区月亮升起的时间大约是18时50分。
我们知道,农历的月份是完全依据月相变化制定的。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亮围绕地球运动,本身不发光,在一月中,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有规律地变化着,月相也在不断变化。月亮的这种盈亏变化周期叫作朔望周期,平均时间是29.53天。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时候,从地球上看起来月亮在太阳的方向,它的黑暗面朝向地球,此时的月相被称作朔或者新月,农历历法上规定每月的初一必须要在朔所在的那一天,由于月相周期为29.53天,为了满足这个规定,农历的月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以保证初一那天月相是朔。
从朔到满月的时间大约需要十四五天,但时间长度并不是完全固定的,这是因为月亮是在一个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有时候离地球近一些,有时远一些,距离地球近的时候运行速度快一些,距离地球远的时候,速度慢一些。因此,从朔到满月的时间最短不到14天,最长超过了15天,从统计数据上看,满月大多出现在农历的十五和十六,个别时候可以出现在十七甚至十四,其中以出现在十六的满月最多,占总数的近60%,出现在十五的满月次之,约占40%。因此就有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
9月11日 木星合月
9月11日晚上会发生木星合月的天象,刚过满月的月亮和接近冲日的木星会近距离地相合,最近时两者之间的角距离只有2度多,合月的时间是当日23时17分。木星的亮度非常明亮,有-2.9等,天一黑就从正东方升出地面,紧接着一轮明月也会升起,木星在月亮的左侧。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地平高度逐渐升高。午夜过后,月亮、木星运行到正南方高空,此时木星在月亮的上方,和月亮的角距离达到最近。
9月23日 秋分
本月有一个天文上重要的时间节点,那就是秋分,一般出现在公历每年的9月22日—24日,今年秋分的具体时间是9月23日9时04分。
秋分和春分、夏至、冬至一样,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基本反映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时间和大自然中物候变化的规律。对指导农业生产有着重要作用。农民按照节气进行播种耕耘,才能有好的收获。秋季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自2018年起,国务院将秋分这天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与天文学家在生产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是中国传统历法中所独有的。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以前,我国就已经能够用圭表或者在地面上直立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确定出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到了秦汉时期,就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一直沿用至今。
地球是围绕太阳运动的,但是从地球上看,就好像是太阳在缓缓移动。太阳一年里在天空中走一圈,天文学上把太阳在天上经过的路线叫作黄道,黄道是一个360度的大圆圈,把这个大圆平分为24段,每段是15度,太阳从西向东每走过15度就过了一个节气。黄道在一年中会有两次穿越天赤道,一次是在春分,一次就是在秋分。天文学上规定春分点的黄道经度为0度,秋分点的黄道经度是180度。
很多人误以为二十四节气既然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就应该是根据我国特有的阴阳历——农历制定的。其实二十四节气应该完全属于阳历的范畴,它是按照太阳在天上的位置变化来决定的。古人依据太阳的视运动推算节气时刻,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年不是农历年,而是阳历的回归年。二十四节气相对于现在我们通用的公历年来说,日期基本是固定的,前后差不了一两天。
秋分是秋季第四个节气,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一年当中,太阳每天升起与落下的位置变化具有规律性,夏季太阳直射赤道以北,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在西偏北方向落下,正午太阳高度较高。冬季阳光直射赤道以南,太阳从东偏南方向升起,在西偏南方向落下,正午时太阳高度较低。春分、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如果不考虑大气的影响,差不多是昼夜平分。
9月27日 木星冲日
9月27日我们将迎来木星冲日。冲日时木星位于双鱼座,亮度达到-2.9等。木星冲日是指地球正好运行到木星和太阳之间的时候,此时木星和地球、太阳处在一条直线上,从地球上看起来,木星和太阳在天上相差大约180度,是角度最大的时候。冲日时木星到地球的距离最近,亮度最亮,视直径最大。天一黑木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午夜时位于正南方,高度达到最高,早晨日出时,木星从西方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出现在天空中,是对其进行观测的最佳时机。
木星是天上第二亮的星,它的亮度仅次于金星,比其他行星和恒星都亮,只有火星在大冲时很短的时间内亮度会超过木星。木星不但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而且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行星,是其他所有行星总质量的两倍半。用小型天文望远镜观测木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木星周围的4颗亮度较亮的卫星。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最早用望远镜观测木星时就发现了它们,并确定它们是围绕木星运转的卫星,因此这4颗卫星被称为伽利略卫星。
(作者系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