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部 商 品 分 类

华为回应将发布向上捅破天技术,向下扎到根 向上捅破天

2022-09-02 22:24:12
摘要:

Tech星球9月2日消息,近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Mate50预热视频中直言,华为即将发布一项“向上捅破天”的技术。有业内人士猜测,余承东暗示的“捅破天”技术,有可能是Mate50早于iPh

正文摘要:

Tech星球9月2日消息,近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Mate50预热视频中直言,华为即将发布一项“向上捅破天”的技术。有业内人士猜测,余承东暗示的“捅破天”技术,有可能是Mate50早于iPhone抢先实现卫星通讯。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几天前,知名分析师郭明錤也曾爆料称,华为将在9月6日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发布新机Mate 50,Mate 50将抢先苹果一步,通过北斗系统支持的卫星通信提供紧急简讯服务。
华为回应将发布向上捅破天技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Tech星球9月2日消息,近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Mate50预热视频中直言,华为即将发布一项“向上捅破天”的技术。有业内人士猜测,余承东暗示的“捅破天”技术,有可能是Mate50早于iPhone抢先实现卫星通讯。

对此,据证券时报消息,华为一内部人士证实,9月6日发布的Mate50确实将支持卫星通信,这意味着华为将抢先苹果在手机上实现卫星通讯。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几天前,知名分析师郭明錤也曾爆料称,华为将在9月6日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发布新机Mate 50,Mate 50将抢先苹果一步,通过北斗系统支持的卫星通信提供紧急简讯服务。

华为回应将发布向上捅破天技术相关阅读:

浙商内部讲话|任正非: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

10月27日,华为“心声社区”刊发创始人任正非9月14日至18日访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学校与部分科学家、学生代表座谈时的发言,题为《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引发热议如潮。

很少人知道,任正非其实也是”浙商“的一员,他的祖籍在浙江浦江。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告诉涌金君,2018年春节期间,任正非曾来到浙江,并首次在公开场合说,“我是浙江人” 。杨轶清认为,“任正非也是天下浙商的一员。”

作为一家独立市场主体的华为,正遭受着来自美国的极限打压,其霸凌程度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巨大压力下,任正非频繁造访国内高校,并与广大学子、科学家倾心交流,传递出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观点。这次任正非的讲话又透露出了哪些信息?今天,涌金楼特邀杨轶清教授为我们点读。

以下为任正非发言全文——

1、中国经济总量这么大,根不强是不行的

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讲了基础教育、基础研究、基础理论、基础工业,也讲了科学家的好奇心驱动。国家不仅要重视科学理论、工程技术的研究,也要重视一些不以应用为目的的纯研究。不然我们怎么能向上捅破天呢?

我们这么大的经济总量,允许一部分人是“梵高”应该是可以的。科学史上,有一种生存了八千万年的蛭虫,多少科学家研究了数十年,有些科学家因找不到雄的蛭虫而发大火,实际上他已经走到诺贝尔奖的边上了,最后由比利时科学家发现它是单性繁殖。

两性繁殖,两条基因链的结合会产生突变,会有优秀的一代产生,当然,不健康的就流产了,自然淘汰。那么单亲繁殖的基因链若有病变、有问题,遗传下去不就灭绝了吗?她发现蛭虫的基因链会断裂,又会重新整合,这不就是优选吗?所以它们经历八千万年,经历多少灾难,还存活下来了。

我国的经济总量这么大,这么大的一棵树,根不强是不行的,不扎到根,树是不稳的,万一刮台风呢?我们拧开水龙头就出水的短、平、快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的基础工业还是不强的,小小一滴胶,就制约一个国家的故事,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是分子工程,是高科技中的高科技。而这几千种胶、研磨剂、特种气体……都是高科技中的高科技,我国现在还基本达不到,很多种技术一年的需求量只有几千万美元、几百万美元甚至更少,试看泡沫经济下有几个公司肯干这种事。缺一种就会卡了一个国家的脖子。

杨轶清点读:华为厉害之处不仅在于他们是大树,更重要的是根扎得深,这是华为能够在12级台风面前屹立不倒的底气和根基。根要扎得深,不仅需要企业家的定力,需要持续对着一个城墙口冲锋的执着,也需要宽松的土壤和空气。

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家精神决定了这个根系的发达程度。我们经常说不要满足于“赚快钱”,对企业家来说,也不能满足于太容易做成功的“短平快”项目或技术。这不利于未来持久核心能力的形成。实际上,不仅任正非持有这个观点,不少浙商都是这样,像我们熟悉的著名浙商王水福,就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这样的观点。

2、如果允许差别化的教育,就是姹紫嫣红

过河需要船和桥,我们有了很好的科学目标,过河的船夫就是人才,人才来自教育,因此,国家的发展根本在教育。我们振兴中华,不是靠口号,而是要靠“船”和“桥”。

我国每年有七八百万大学生毕业,加上中专生大约有一千万,聪明人很多,如果允许差别化的教育,就是姹紫嫣红。一二一,齐步走,同质化就缺少活力,就不易产生天才。世界有一个乔布斯就改变了移动互联网。差异化就容易产生尖子,政策要支持少数人因材施教。

同时,也要重视农村教育,现在有些种田能手、养猪状元,如果他们过去有机会受到系统教育,也许就能成为精英、天才。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大多来自农村,毛泽东、粟裕……

我们今天的农村孩子中,怎么知道不会有明天的爱因斯坦呢?深圳很重视中小学教育,全国达到深圳的水平可能有一些困难。但如果国家每年给边远地区一些经费,让穷孩子每天能吃上二两肉,也许比修些大房子强,房子总会旧的,孩子总会成为博士的,而且他们会更忠于祖国。

那么二三十年后,我们的创新能力就大幅度增强,与美国的差距会适当缩小。没有创新是支撑不了我们这么大的经济总量持续发展的。

在科学、技术、工程领域,不同人才选择不同的方向,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智。多学科交叉突破会更有可能,横向融合创新才能形成颠覆性的效果;科学、技术、工程垂直打通才会形成能力,真正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

因此合作交流越来越重要,当然,大学还是应偏科学理论,偏重发现;企业偏重技术、工程,偏重发明,结合起来,力量才会更强大。

杨轶清点读:教育是提升企业生命力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人才是一切竞争的起点,这是任正非一贯的观点。这次任正非特别强调了农村教育,这也许和任正非自己早年缺衣少食的经历有关。但我相信他是看到城乡教育投入的不均衡。

从先天条件上说,城市和农村少年儿童人才比例是相同的,但农村教育投入的相对不足,制约了大量潜在人才的成长。这可能也是马云将乡村教师群体,作为他公益行动的重点对象的考虑。

3、学人之长,长自己之力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国家,特别是在吸引全球优秀人才上,有特别独到的优势。

我们今天的科研状况很像二战前的美国,二战前50年时间,尽管美国产业已经领先全球,但在科研上充满功利主义,不重视基础研究、基础教育,大量依赖欧洲的灯塔照耀,利用欧洲的基础研究成果,发展短、平、快的产业。

二战即将结束时,罗斯福总统的科技顾问范内瓦·布什在《科学:无尽的前沿》中提出要重视不以应用为目的的基础研究,面向长远,逐步摆脱了对欧洲基础科学研究的依赖。从此,美国基础科学研究远远领跑全球,形成若干重大突破。

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唐纳德斯托克斯1997年在《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巴斯德象限》中,强调美国不仅需要纯技术研究,即波尔象限,也要纯应用开发的爱迪生象限,更强调应用驱动的基础科学研究。

理论上遥遥领先,又与应用结合,这样既拓展了科学认知,又能创造价值。例如,北大张平文副校长说,据说波音777飞机的风洞吹风是使用全新的空气动力学软件模拟仿真的,使过去需要80次风洞试验减少到现在的7次左右,那么说明美国已把空气动力学的漩涡都变成了经典力学方程。而我们不吹风还不敢造飞机。

俄罗斯将核发动机小型化,形成了战略威慑;美国把核弹小型化、战术化、无污染化。和平需要实力相当才可获取,祥林嫂式的和平是不存在的。美国的科技发展史就是一面镜子,我们以此来反思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的系统性、科学性。学人之长,长自己之力。

现在美国主张中美科技脱钩,美国是因为开放才走到今天的强大,封闭会重返落后的。清华张钹教授讲,美国越讲脱钩,我们越要高举科学无国界,坚持开放和国际化。

科学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东方科学、西方科学。论文都会公开发表,可以查询的,我们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摸到上帝的脚。我们要坚持向一切先进学习,封闭是不会成功的。

华为今天遇到的困难,不是“依托全球化平台在战略方向上压上重兵产生突破”有什么错误,而是我们设计的先进芯片,国内的基础工业还造不出来。我们不可能又做产品,又去制造芯片。就如我们缺粮,不能自己种稻子一样。

技术创新它是可以依据理论,独立设计、发明出来的。就如汽车,都是四个轮子,车都不一样。理论是可以在网上看到的,是大江、大洋、大山阻隔不了的。

杨轶清点读:任正非对美国的态度,始终务实、清醒、理智,没有情绪化,没有偏执。即使美国政府持续多年的打压围剿,任正非的态度始终如一。而且他认为美国越讲脱钩,越要坚持开放和国际化。科学不分东西方,但世界上还有国界。学习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交流合作中壮大自己,才能维护持久的和平稳定。

4、科学发现、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宽容

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中最主要的是宽容。领导经常会问,最新进展怎么样了,你们研究成果有什么价值,能创造多少GDP。科学家要么说不出话,要么只好说违心的话。当科学家过多关心应用、关心价值,他的锚就锚在地上了,怎么飞得高?

科学的道路是漫长的孤寂的道路,多少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才发现一点点真理。急功近利只有戏剧作家,才会写出科学家既会弹钢琴又会魔术般地出成果。

我们要耐得住科学家的寂寞与无奈。就如我司5G Massive MIMO,起初没有人认同,搞了八年终于成功上市,成为核心竞争力。又如,2G与3G之间的算法打通,没有公司莫斯科研究所的小伙子安德烈默默无闻的几年,没有宽容,就没有华为无线业务的成功。

我们如何追溯对这些过程中默默无闻贡献的人,并给予鼓励,包括中途已离职的有功员工,是我们干部部门应该改进的地方。过去几年由于评价不清楚、不准确,给人家打C了,可不可以追溯把他们重新评定为A、B+,他们本来就是A的。我们只有尊重历史,才会英雄辈出。

只有承认科学的历史观,才会有科学的发展观。我们今天受到百年未闻的打压及围剿,20万员工的忘我奋斗,正在挽救公司的存亡,如果我们还有可能胜利的一天,我们不要忘了千万奋斗的英雄,各级干部部门要作好记录工作,追溯英雄,是为了产生更多的英雄。英雄是平凡人,不要忘记他们。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杨轶清点读:任正非不仅具有企业家精神,也具有科学家精神。企业家讲务实,科学家讲理想。企业家的成功以资产和利润为主要依据,科学家则在不断试错中探索前进。大多数行业目前普遍处于模式创新、技术迭代的关键期,这个时候,需要少一点对成功的执念,需要一点看淡结果的浪漫主义,这对很多浙商来说是一个考验。

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的年青人又如此活跃,我们的国家一定充满希望。同学们快快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你们今天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出品丨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

监制 | 刘刚 执行 | 方臻子 编辑丨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