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是怎么回事,关于为什么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的的新消息。
2022-09-01 21:12:55
大家好,我是教主(静静也行)。我猜,胖友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看着别人某件事做成了,于是自己也想大干一场。但结果:干不了几天就会彻底放弃...
大家好,我是教主(静静也行)。
我猜,胖友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
看着别人某件事做成了,于是自己也想大干一场。但结果:干不了几天就会彻底放弃...
或者,我们来举些实际点的例子:
看别人通过写文章赚钱了,你也想写,但两个月没赚到1毛钱,就再也不会提笔了...看别人拍视频接到广告了,你也想做,但拍了5个都没有播放量,于是连账号都注销了...
这种情况的频繁出现,用专业一点的词汇来讲,叫作没有「延迟满足」的能力。
额,「延迟满足」这个词,相信大家已经听过无数遍了,很多公众号文章每天都在劝读者:
你要吃得起苦啊;你要经得起磨练啊;你看看李佳琦、你看看薇娅;终有一天量变会带来质变,你会成功的。
实际情况是:道理我们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啊!?!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好好跟大家聊聊:到底怎么样才能做到延迟满足、才能说服自己长时间去做一件“看起来没回报”的事。
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延迟满足」
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我们做不到「延迟满足」的到底是因为什么?
在所有和「延迟满足」相关的例子里,最接地气的一个就是“王健林”的故事,大概意思是:
如果王健林开价1个亿,只要你每天5点起床,每周读2本书,坚持3年就可以拿到这些钱。你能做到吗?大多数人都能。 但如果王健林没有提前跟你敲定这1亿的合约,只告诉你:这样做,3年后准能赚到大钱。那你还能做到吗?99%的人都坚持不下去。
作者用这个案例巧妙地引出了「延迟满足」的概念,说:
所谓成功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延迟满足」的能力,他们愿意花很长的时间来打磨自己、等待结果;而普通人,则没有这份耐心和毅力。
讲真,在2年前刚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也被震惊了:
啊!作者也太会举例子了吧!成功其实很简单啊!我也一定要坚持每天都读书、好好努力!等待几年后彻底爆发!
但没过多久,尽管“王健林已经告诉我该怎么做,就一定能成功”了...我却依然会经常性地懈怠,什么也不想干。
咦?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明明知道坚持努力就能成功,但还是不想坚持?
是不是我太没有恒心,太没有毅力了...
于是沿着这个思路,我开始去寻找一些能提升自己毅力的方法。但在2年后的今天,当我再回过头来再去看这个案例的时候,才发现之前的自己完全想歪了...
能不能做到「延迟满足」,根源并不在于我们有没有“毅力”,而在于:未来是不是真的可以许诺我们“只要这么做了,就一定有回报”。
就像,「王健林和你提前敲定1个亿的合约」和「王健林只是随口说了一句这样做肯定能赚钱」,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生活不是合同,当我们无法确定自己坚持做了某件事,未来就一定会怎么样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怀疑,会害怕,会半途而废....
而这,就是延迟满足的真正症结所在,用一句话来讲,我们是因为「对未来结果的没有信任感」,所以才做不到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的第一步
好啦,原因搞清楚了,接下来就是方法。
刚刚说:想说服自己做到「延迟满足」,就要让自己对未来的结果有信心。
可能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绝大多数人的重点会放在:信心从哪儿来呢?怎么能对未来有信心呢?
看见没,大家满脑子的思绪都扑在了「信心」这个词上。
但其实,在对结果产生信任之前,我们首先要锻炼的是自己对结果的感知能力。
嗯?什么意思?这和延迟满足有啥关系?
不要慌,来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康康哈。
假设,你本打算今天下班之后就回家读书写作的,但刚走出公司的门,朋友就发来微信约你去逛街,于是你开始琢磨:
反正今天一天不看书也没什么影响,而且,就算今天看书了,也不能立马有什么效果。那还不如出去玩一下...
然后,你就很心安理得的去嗨了。
我猜,类似上面的现象和想法,应该经常在大家的生活中出现吧~
「反正今天不做也不会怎么样」这样的说辞可能看起来很正常,但,如果你总是给自己灌输“反正今天不做也不会怎么样”,那你会对“结果”这个词越来越没感觉。
既然你都对结果没什么感觉了,又何谈对其(未来的结果)产生信心呢?
所以,延迟满足的第一步,是要让自己意识到:你的任何行为都会产生后果,好的行为会产生好的后果,坏的行为会产生坏的后果。
只有对结果产生感知能力了,那你在每做一个行为决定之前,才会有所顾虑和考量,才会说服自己去做“可能会带来更好结果”的行为。
只是单纯地默念“要意识到自己做的每件事都会带来后果”这句话,其实并不会影响到大家的行为,所以,我们还要采取一些实际措施。
比如,像我一样去记录:
只要我3天不读书,我脑子里就没有新东西了,我就没文章可写了,粉丝就会凶我,就会取关。只要我今晚把初稿写出来,明天我就可以尽快把稿子改好,那样我就不会过度焦虑了,我可以更轻松地推进其它工作。
这样不断地记录,不断地从自己身上总结出任何行为都会产生后果的结论,那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就更可能把好的行为坚持下去。
「延迟满足」的第二步
前面我们说了,意识到任何事情都会产生后果,是延迟满足的第一步。那延迟满足的第二步呢?
自然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对未来的好结果产生信心了。
不过...这个是真的很难很难,毕竟老天爷不可能承诺我们,只要坚持做下去,就一定能兑现牛批的奖励。
前几天,我看《棉花糖实验》这本书的时候(这是一本讲述自控力,研究如何做到延迟满足的书),书里提到了一个理论: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
以上的3组图,代表了3种不同的人群,从左到右简单来描述的话,就是指:
最左边的人觉得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差距还很大,而最右边的人觉得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已经差不多接近了。
等等!这图和延迟满足有什么关系?
研究结果说:最左边的一组人,是延迟满足能力最差的;而最右边的一组人,是延迟满足能力最强的。
这意味着:当你看到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有更强烈的连续性、更多的重合时,你就会更加注重延迟回报,更能做到延迟满足。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当我们慢慢看到自己正在变成理想中的样子时,我们的信心就提上来了。
敲黑板,这里有个重点:之前,我们对未来的结果没信心,是因为把结果的好坏寄托在了“别人/生活”身上,可“别人/生活”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啊,所以从这个角度去找信心,本身就是悖论。
既然这样,那就换个思路,信心还是从自己身上,从自己的成长轨迹中去寻找。但可惜的就是:我们很多人对于自己是不是在进步,并没有什么感受,甚至我们会觉得自己一年都没啥长进..
比方说,未来的我是这个样子的:抖音更新了100条干货;公众号更新了300篇文章。
(PS:在确定未来的自己时,所使用的指标应该是在自己掌控范围内容的,比如,我会用更新100篇干货作为指标,而不是涨粉100万做为指标,是因为前者我能掌控的)
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计算一下现在的自己和未来自己的重合度:
2020年1月份的我:抖音16个作品;公众号170篇文章;2020年6月份的我:抖音34个作品;公众号220篇文章;
两个阶段分别的重合度:
当我看到重合度在慢慢增加,我在慢慢走向未来的自己时,就会对未来越有信心,也会越重视延迟回报。
为什么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最近我经常被群嘲爱讲道理,开会、写公号、跟另一半讲话,爱讲道理这个标签被贴的牢牢的。
我为什么爱讲道理,一方面是为了记住道理,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做到。
知道和做到之间经常隔着一条鸿沟,让我们倍感无力的一句话你肯定说过,
“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其实这句话背后的原因不难推测:
一是我们明白的道理只是表面的道理,甚至还存在着逻辑谬误;
二是应用场景的个性化创造和错误的方法。
知道和做到之间一定还有我们不知道的道理和方法。否则别人用起来好使的招数,为什么到我们这不好用了呢?
首先,确保自己明白的道理是系统和深入的,不能只明白表面的道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赵昱鯤老师这样说:
父母的责任,不是为孩子安排好一切,而是让他有能力自己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
这句话太有道理了,也太抽象了,道理背后的逻辑和重点是什么?
我们用IB课程的培养目标来拆解,把一个孩子往上述十大目标培养,基本上就有了应对未来的基础能力。
但是具体到每个家长和每天跟孩子之间的各种事情上,要怎么做达到这10个培养目标,对于没有受过训练的家长是有难度的。
于是家长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难道父母不知这些培养目标,有一大部分是靠家校配合,靠父母以身作则,提供孩子更多的训练机会完成的吗?
显然是知道的,父母没有对自己期待的培养目标做深入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却要求孩子做到十项全能,这种只有高要求没有高支持的矛盾冲突,积累到孩子青春期的时候,来了个大反扑,于是亲子关系剑拔弩张。
高要求对应着高支持,对孩子要求越高,父母越要提供更高的支持与回应,各种状况下怎么引导孩子?高支持是满足孩子所有要求吗?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怎么回应?显然道理后面还有道理。
我的孩子马上到青春期,我已经感受到那个听话的小孩不见了,他经常跟我说的话,
这是我自己的想法,这是我的原创,你不懂我们小孩的想法,你打乱了我的安排……
这些话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信号,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我有一种狼来了的感觉,在读书会里每当听到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谈论到各种状况时,我都心存感激,这是对低龄孩子家长的提醒,所以做父母一定要有提前量。
参与读书会,时刻被提醒,向专业人士学习,跟有经验的家长讨论落地的方法,让道理明白的更深入一些,是我解决问题的途径。
其次,知道和做到之间,还有不同个体的条件和应用场景的创造性发挥。
比如:如果孩子作业粗心马虎,作为家长你会怎么教孩子?你一定会让孩子认真一点,几次之后,甚至会直接吼孩子,“你怎么这么不认真?你就不能认真点?”
其实我们从未考虑过孩子是否懂得“认真”这两个字,落实到作业的应用场景里具体要做些什么?
我儿子的数学乘除法作业经常马虎犯错,有一天被我凶了一顿之后,他突然问我:“妈妈什么是认真?”
我当时愣住了,确定他是真的很困惑,我反思后跟他说,我们一起玩个游戏,捉住那些“马虎粗心”,创造一个“认真”出来。
我和儿子一起把他做过的数学卷子翻出来,100分的数学卷子,因粗心就能扣掉10多分,各种花式马虎。每甄别出一个品种的粗心,我就恭喜他的创造力,把各种粗心马虎归类之后,我问他有没有办法解决。
不要小瞧孩子的创造力,他会有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讨论了各种规避粗心的可能,由他决定用哪个方法治疗哪种粗心。每个人都愿意执行自己的决定,孩子也是如此。最后我告诉他这些规避粗心的方法就叫“认真”。
在做数学题时,我建议他用这些“认真”的方法去试验一下,看看马虎粗心有没有被他捉住,果然立竿见影,90%的粗心都被规避了,如果还有,用儿子自黑的说法是,“妈妈,我又创造了一个新型粗心。” 令人惊喜的是,新的粗心,他已经自己会想办法解决了。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启发,当我们跟一个孩子反复讲道理,强调一个抽象的概念时,一定要站在孩子的心智程度上体会他是否真正理解,是否能想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如果不能,“你下次认真一点”就是一句无效的空话。
你甚至还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孩子懂得数学作业的认真,不要期待他也懂得语文作业场景下的认真怎么做,举一反三也是要引导才会发生的。
后来我把这个心得体会讲给了赢科英语的创办人Teresa老师,她肯定了我的做法,马上发给了我下面这个图,告诉我在概念引导上,我正好示范了一个给孩子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张图我听Teresa老师讲过很多次,每次我以为我听懂了,直到我无意中做到其中部分,被她提醒,我才懂了这张图真正的含义和一个好老师的价值所在。
正好这件事又说明,即使听过很多遍,也不见得就真明白了道理,更何况换了场景去做呢?
最后,谈谈方法的谬误,是如何把自己和孩子分隔的越来越远,做不到亲子关系的和谐。
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或性格不坚毅、不开朗,或没有达到父母认为的平均标准时,父母就会很焦虑,不断纠错。
纠错实际是给孩子贴了一个负面标签,当孩子把这些错误内化成对自己的认识,他就很难跳出这个框架去想方法了。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孩子即使不同意父母的说法,时间长了也会从产生自我怀疑,到最后内化成自我认同,孩子不断被挑剔,打压时,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做不了,缺乏学习动力,自暴自弃。
很多孩子的问题是父母一手造成,父母却想尽办法去纠正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也需要纠正。
其实孩子需要的,仅仅是正常的父母,父母以直升飞机的姿态盘旋在孩子上空,以扫雪机的姿态帮孩子清除前路上的障碍,我们密集的父母之爱,看起来是帮助了孩子,却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体验。
又是听起来很懂,不一定能做到、做好的道理吗?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哪些道理是你懂了却做不到的?